“一步跨千年”:巨变的彝区 腾飞的凉山
2022-05-27 20:58 来源: 川观新闻
举报

5月27日《四川日报》截图

川观新闻记者王云 何勤华

5月12日,历经近6年建设,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峨眉至冕宁段第一长隧、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小相岭隧道累计开挖完成21275米,向着最后500米发起冲刺。

此前的1月10日,从西昌西站发车的“复兴号”动车组开往昆明,标志着凉山州首次开行动车。小相岭隧道贯通后,凉山动车将实现南北贯通,凉山和成都的距离,将越来越近。

过去几年,从贫穷落后到脱贫奔康,凉山彝区突破一个个艰难险阻,阔步前行。“十四五”时期,是凉山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凉山将聚焦建设川西南地区中心支点、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基地,加快绿色崛起,推进共同富裕,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

即将打造“中国农业硅谷”的安宁河流域。川观新闻记者 王云摄      

答卷

写就“一步跨千年”凉山篇章

“这几年的日子变化太快了,现在的好日子像做梦一样。”说起近年来的生活,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村民吉木子洛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凉山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永载史册的五年。凉山交出了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同步全面小康的凉山答卷,写就了中国脱贫史上“一步跨千年”的凉山篇章。

五年克难奋进,脱贫任务圆满完成。凉山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尽锐出战、决战决胜,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7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5.2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兑现了党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

凉山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落实精准要求,下足“绣花”功夫:35.32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告别“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贫瘠之地;脱贫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人均纯收入较2015年增长3.86倍。

凉山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发展机遇,全力破瓶颈、补短板、强弱项,“学前学普”、禁毒防艾等成为全国脱贫攻坚范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这是一段艰辛的历程,有感恩——5700多名综合帮扶队员进驻一线,为凉山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提供了坚实保障;有感动——脱贫有多难、凉山有多拼!广大党员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用自己的辛苦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有自豪——大凉山千百年来存在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在这一代人手里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战胜贫困的奇迹!

五年克难奋进,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65%以上,十项民生工程和省下达的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坚决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8%以内;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奋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凉山

今年有望全线通车的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是凉山交通建设的一个缩影。历经五年艰苦奋斗,凉山基础设施瓶颈得到历史性突破,新改扩建国省干线、农村公路1.7万公里,实现州府西昌到所有县(市)通三级以上干线公路。

五年克难奋进,凉山发展质效整体提升。凉山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深入实施产业强州、生态立州、开放兴州战略,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21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01.18亿元,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发展动力活力不断释放,全州经济保持健康发展势头。

新时代、新征程,未来凉山,机遇不断。国家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有序推进,省委“一干多支”等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为凉山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面对发展重任,凉山明确,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统筹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创新驱动、改革开放、生态文明等工作,形成系统合力,产生聚变效应,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加快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面对绿水青山,凉山将绿色低碳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让绿色低碳成为全民认同、全民追求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面对人民期盼,凉山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真心赢得民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推动凉山发展的磅礴伟力。

以交通发展为例,“十四五”期间,凉山将进一步加快宜攀、西昭、乐西、峨汉甘洛段、德会等5个续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新开工西香、西宁、禄会、金口河至西昌、昭觉经布拖至普格等5个高速公路项目,努力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四川南向门户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巍峨雄奇的大凉山,已经见证凉山老百姓脱贫奔康的历程。滔滔奔流的金沙江,也将继续见证凉山各族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步伐。

数说5年

2017年

地区生产总值(GDP):1480.91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296.52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621.88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562.51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70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15元

2018年

地区生产总值(GDP):1533.19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307.61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613.13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612.45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21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48元

2019年

地区生产总值(GDP):1676.30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367.66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559.79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748.85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44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8元

2020年

地区生产总值(GDP):1733.15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406.74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559.55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766.86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36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32元

2021年

地区生产总值(GDP):1901.18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431.63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650.90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818.65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52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8元

数据来源:凉山州统计局

我们的5年

凉山州交通运输局局长 苏杰

近年来,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凉山交通建设的支持力度,分别于2013年、2016年和2018年启动三轮“凉推方案”,到2021年底,凉山州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到4300公里。围绕全州17县(市)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凉山规划启动15条高速公路项目。不久的将来,凉山将初步形成北向直接连接成都主枢纽、西南方向经云贵通达北部湾及粤港澳大湾区、东向经长江黄金水道直达长三角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 李凯

2018年6月,我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西南石油大学来到凉山州昭觉县参与扶贫工作。2020年2月,我到三河村任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一起,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村“一低七有”目标,补齐民生短板,探索“短中长”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子。当年,三河村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三河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未来,三河村将以产业发展为重心,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凉山州会东县姜州镇郑家坝村党支部书记 郑世林

我们村是第11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一品”就是石榴。我们这里种植石榴有20多年的历史,十多年前真正形成规模。但因品种原因,种出的石榴不易咀嚼,口感不佳。2014年,村干部带头改良品种。嫁接的软籽石榴第二年挂果,第三年丰产。如今,郑家坝村石榴种植面积已有1万亩,其中投产8000亩,经济效益明显。以后,我们还将发掘乡村产业的功能价值,开发特色产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
推荐阅读